“七项行动”全力抓好今冬明春稳就业工作

信息来源:西部计划      发布时间:2024-1-11      点击人次:952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就业相关决策部署,根据全省稳就业工作座谈会要求,六盘水以实施“七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服务好今冬明春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宣传帮扶、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节后有序返岗复工、返乡就业创业,全力抓好稳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实施返乡监测行动,确保情况明底数清,就业帮扶心中有数。实施返乡监测是做好农村劳动力节后返岗和精准开展就业服务,确保就业“开门稳”和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基础。自2024年1月1日至2月29日,将按周实施动态管理和调度。充分发动市、县(市、区、特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劳动保障协管员、劳务经纪人等力量,进村入户开展实地走访,加强农村劳动力返乡监测和跟踪服务,切实掌握“两节”期间农村劳动力返乡规模、节后外出意向、培训和就业意愿,及时更新数据,建立就业帮扶台账,确保情况明底数清,就业帮扶心中有数。

实施暖心服务行动,确保政策宣传、站点服务、重点人员对接联系“三落实”。一是发布温馨提示。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乡村办公场所、“村村响”广播等渠道,向全市务工人员发布返乡返岗温馨提示及就业岗位,公布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电话和“六盘水就业一码通”,引导务工人员安全返乡、顺利返岗。二是设置返乡人员就业工作服务点。市、县两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公司组织力量,在返乡人员集中的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设立返乡人员就业工作服务点,开展政策、防疫、出行、劳动维权宣传及咨询服务等工作。三是扎实开展走访座谈。针对返乡人员,各市(特区、区)通过召开“务工带头人”座谈会、走访脱贫不稳定户及失业人员等方式做好关心关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带头进村开展活动;针对未返乡人员,发挥劳务协作站作用,通过拉家常、送温暖、微信互动,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了解其就业、生活、劳动工资保障等情况,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增强与他们联系沟通,做好稳岗就业服务保障。市级及各市(特区、区)就业局班子成员带头落实“1+3+N”机制,与外出务工带头人、劳务协作站、市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人建立就业服务微信群,主动与本地劳务经纪人、乡村就业负责人建立就业服务微信群,群对群沟通、点对点服务,做实一头联结务工人员帮助就业、另一头联结务工人员家庭关心关怀,形成政府促进就业、农民工主动就业、市场引导就业的紧密联系。对浙江、广东(中山)、云南、福建、江苏等务工人员密集的地方优先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市级就业局班子成员结合省外劳务协作站选择联系一个以上联系点,实地联系2次以上。

实施有组织劳务输出行动,确保省外稳岗、组织输出、灵活就业“三结合”。一是抓好节前动员。春节前加强劳务对接,各市(特区、区)与务工集中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系,建立协作关系,掌握用工需求,签订稳岗协议。二是抓实节中返岗。春节期间做好宣传动员,引导有序返岗复工,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方式帮助返岗存在困难的群众实现就业,助力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和转移就业,持续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升就业稳定性和议价能力。春节期间“点对点”有组织输出1万人以上,并让他们通过“五个一”(致务工人员一封信、凉都就业一码通、就业服务一电话、凉都公共就业服务一网站、返乡创业就业贷款服务一张明白卡)把党委政府稳就业政策带到全国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宣传员”。三是抓紧灵活就业。结合农闲时节和返乡人员多、劳动力富足的实际,以及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凉都三宝”管护、以工代赈、企业用工等情况,及时发布用工信息,推进灵活就业,促进就业增收。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确保人员培训、就业稳岗、政策落实“三促进”。一是围绕工业强市开展电工、焊工等技能培训,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开展刺梨种植、猕猴桃管护、茶叶采摘、烟草种植等培训,围绕旅游及服务业开展养老护理、保育、家政、美容美发、中式烹饪等工种培训,围绕促进返乡创业开展创业培训、电商直播培训,着力提高培训针对性。二是对企业、劳务公司、劳务协作站已提供明确就业单位和岗位信息的,集中开展订单式培训,着力提升就业稳岗能力。三是对自主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落实证书直补政策。开展技能等级社会化评价服务月活动,组织社会化评价机构,公布评价工种目录,针对具备相应技能但无技能等级证书的返乡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推动外出务工人员持证上岗、提升工资议价能力。推动形成人人学技能、人人持证上岗,“一技在手、就业不愁”的社会氛围。

实施招聘用工保障行动,确保岗位信息收集发布、线上线下招聘、就近就业服务“三联动”。一是动态收集岗位清单。收集市内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省外重点地区就业岗位需求信息,建立岗位需求清单,及时动态更新就业岗位信息。二是及时推送岗位信息。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场所和“1中心4平台”“六盘水就业一码通”“六盘水公共就业网”线上线下定期推送《招聘岗位需求表》。三是加密招聘活动频次。组织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人力资源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现场招聘、线上招聘、送岗招聘等,确保周周有招聘活动,时时有就业服务。乡(镇、街道)、村(社区)摸排好辖区内劳动力就近就业需求和周边企业、产业用工需求,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实施创业扶持行动,确保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培训指导、创业孵化“三帮扶”。一是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有力扶持。完善“1中心4平台”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就业创业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探索组建创业服务队,深入乡村通过现场宣讲、现场演示、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贷款申请指导等,对有创业意愿、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优先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农民工创业、其他符合条件人员创业贷款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清单式跟踪服务,能贷能还,“扶上马送一程”,分类指导,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广大农民工创业就业。二是深入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实施“马兰花”计划,依托创业指导工作室及定点培训机构,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组建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队开展下基层活动,结合产业布局、就业形势、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分析研判,对返乡创业人员面对面开展创业指导并建立台账做好跟踪服务及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拓展创业群体规模。三是发挥创业平台孵化作用。以省级农民工示范园(点)和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引领,支持返乡创业人员携带项目入驻园区、基地,并及时兑现创业扶持补贴政策。

实施零工市场推进行动,确保场地、人员、招聘“三保障”。一是建强零工服务体系。依托“1中心4平台”强化零工市场建设,充分发挥零工市场(驿站)功能,带动就业增收。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在工业(农业)产业园区、易地搬迁安置区、农贸集市、金融网点、民间自发形成聚集点建设一批临时性、季节性、行业性零工市场(驿站)。二是提升零工市场便民服务能力。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劳动保障协管员摸排好辖区内零工群体就业需求和周边企业、产业季节性、临时性用工需求,建立岗位服务清单、求职信息登记台账,提供岗位供求、就业登记、职业培训、劳动维权等“全链条”就业服务,当好服务用人单位服务零工的“店小二”。三是强化零工市场招聘指导。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系零工市场(驿站)的工作机制,鼓励参与零工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发挥示范性零工市场(驿站)引领作用,引导零工服务延伸到零工揽活聚集点和企业。结合城镇发展需要重点开展一次“家庭服务(水电、搬运、家政、养老、育婴)、建筑施工、网络平台服务”等零工供需登记,结合春茶、刺梨、猕猴桃等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开展一次“采摘工、管护工”供需登记。通过分类建立零工服务队,重点联系“零工带头人”、线上线下适时发布需求信息,加强用人单位与零工的岗位匹配,增强零工市场招聘服务能力。